更新时间:2025-08-29 14:00:15
8月26日下午,中国数谷·“滨创汇”集成电路产业创新沙龙在杭州高新区(滨江)举办。本次活动由浙江省半导体行业协会指导,杭州高新科创集团有限公司主办,杭州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有限公司协办,吸引了来自集成电路产业链上下游企业、科研平台、院校及行业机构180余人参与。
本次活动聚焦EDA串链、AI和智能制造,以强化区内创新要素精准对接、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为议题,深入研讨如何夯实创新要素供给体系,加快前沿技术向产业动能转化的路径,为“创新滨江”的建设持续供能。
高新区(滨江)有关负责人在致辞中指出,多年来,高新区(滨江)目前已形成较为完善的“芯片-软件-整机-系统-信息服务”产业生态,区内已拥有超150家集成电路产业链上下游企业。他表示,下一步,高新区(滨江)将坚持自主创新、注重市场导向,充分释放高能级创新平台效能,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,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,推动更多创新成果涌现。
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集成电路专班负责人在致辞中表示,当前,EDA作为中美博弈的重点领域之一,已成为省委、省政府高度关注的方向。目前,浙江省已集聚20余家EDA企业,数量位居全国前列,涌现出广立微、行芯科技、华芯程等一批行业领先企业,产业发展潜力巨大。未来,浙江省将从加强EDA产业上下游协同、支持龙头企业并购、推动骨干企业做大做强等方面持续发力,进一步巩固和提升我省在EDA领域的领先地位。
浙江省半导体行业协会秘书长、浙江大学教授 丁勇
会上,浙江省半导体行业协会秘书长、浙江大学教授丁勇作《浙江省集成电路产业全景与杭州高新区(滨江)产业发展成效》主题分享。他指出,高新区(滨江)是杭州市集成电路发展的重要承载区,产业规模占全市集成电路的39.6%。目前,区内产业链布局完善,已实现设计、制造、封测等关键环节的全覆盖,尤其在设计领域优势突出,汇聚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与创新型企业。近年来,高新区(滨江)产业生态持续优化,公共服务平台能级不断提升,产业集群效应加速显现,人才政策支持有力,高能级创新平台加快集聚,为高新区(滨江)集成电路产业提能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浙江省半导体行业协会产业协同中心 王安宁
在政策解读环节,浙江省半导体行业协会产业协同中心王安宁就2025年度浙江省集成电路专业高级职称申报政策与申报流程进行解析,系统介绍了职称评审改革背景、申报条件、系统填报流程等重点内容,涵盖个人用户与用人单位的操作要点,帮助与会人员准确理解政策要求、掌握申报流程。
活动现场,还举行了浙江省半导体行业协会光电专业委员会揭牌仪式,标志着专委会正式成立,旨在搭建产业链供应链交流合作平台,推动上下游协同创新、形成合力。未来,浙江省半导体行业协会将立足光电与硅光领域,进一步集聚创新资源,加快促进我省光电产业高质量发展。
中国工程院院士、浙江大学信息学部部长 吴汉明
杭州广立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郑勇军
西湖大学副校长、欧洲科学院院士 仇旻
期间中国工程院院士、浙江大学信息学部部长吴汉明,西湖大学副校长、欧洲科学院院士仇旻,杭州广立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勇军分别作了主题分享。
活动现场,还举行了《2025浙江省EDA产业白皮书》发布仪式和EDA创新联合体签约仪式,集中展示了高新区(滨江)区内在EDA领域产业研究、协同创新方面取得的最新成果。
会议同期,还举办了以国产EDA串链、AI+智能制造为主题的闭门会,与会人员在产业链协同、关键技术攻关等话题开展了深入交流,现场气氛热烈。
未来,浙江省半导体行业协会将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,继续支持滨江区集成电路产业核心区建设,持续关注和服务全省各地区产业发展,推动创新要素跨区域协同流动与高效配置,助力构建更加开放、协同、共赢的产业生态,携手打造浙江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。